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中资券商在港20年蜕变:从边缘到主流 正文

中资券商在港20年蜕变:从边缘到主流

来源:奉公不阿网 编辑:焦点 时间:2024-12-28 06:24:19

­  时间可让沧海变桑田。中资主流1997年到2017年的券商20年间,中资券商在香港资本市场发展就经历了从夹缝中求生存到占据行业半壁江山的港年巨大变化。

­  截至目前,蜕变A+H股上市的从边中资券商已有10家,港交所50多家上市券商中,中资主流市值排名前十位被中资券商包揽,券商2016年香港市场承销额排名前十的港年投行中,中资券商已占据7席。蜕变

­  20年中,从边中资券商在香港资本市场从边缘参与者变身市场主导者之一,中资主流是券商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的。中资券商是港年如何把握住历史机遇走上了香港市场的舞台?中资券商距离真正的国际一流投行还有多远?

­  带着这些问题,上证报记者独家专访了交银国际董事长、蜕变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会长谭岳衡及部分在港展业的从边中资券商负责人。

­  从夹缝生存到占据半壁江山

­  1997年到2017年的20年间,中资券商在香港市场深耕细作,已经成长、壮大为占据半壁江山的主要参与者,行业发展可谓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

­  统计显示,2016年香港市场承销额排名前十的投行中,中资券商占据7席。截至目前,A+H股上市的中资券商已有10家;港交所50多家上市券商中,市值排名前十位被中资券商包揽。

­  时间回拨到20年前。当时中资券商在香港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只能求得“夹缝生存”。10年后的2007年,中资证券业协会成立,会员单位只有8家,然而又一个10年,该协会的会员骤增至111家。

­  申银万国海外子公司申银万国(香港)有限公司1993年在香港成立,是最早到香港发展业务的中资证券机构之一。1995年国泰君安(香港)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也是较早成为香港联交所成员并开展业务的中资券商。

­  除直接设立分支机构外,在香港本地进行同业并购也是中资券商开展国际化运营的主要途径。2009年海通证券收购香港大福证券并更名为海通国际证券,2012年中信证券斥资逾97亿元收购里昂证券亚洲业务全数股权等,均被视为中资券商在港并购的经典案例。

­  时至今日,“中资券商”的内涵已不仅仅局限于以上两类。

­  交银国际董事长、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会长谭岳衡认为,除了经中国证监会等监管机构审批获准到香港成立的金融机构,内地的企业集团和民营资本在香港收购或者新设立的证券经营机构,均是广义上的中资券商。

­  与数量一并增长的,是中资券商在香港市场的占有率。

­  “2007年香港投行承销额排名前十名中,只有两三家中资券商,其余全是外资机构。回看2016年的数据,承销额排名前十的投行中,有7家是中资券商、3家是外资机构。” 谭岳衡称,目前在香港一级市场上,中资券商和外资券商各占半壁江山的格局十分确定。

­  “随着中资券商实力和影响力增强,我们不仅可以在来港上市的企业招股书中频繁看到中资券商的身影,中资券商自身也不断借助香港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成为港股券商板块的中流砥柱。”一位资深香港市场人士告诉记者。

­  从2011年中信证券H股上市,到2017年4月国泰君安H股上市,A+H股上市的中资券商已增至10家。截至6月30日,总市值超过千亿港元的中资券商包括中国银河、华泰证券、广发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和中信证券,中信证券一家的市值就接近2300亿港元。

­  中资券商羽翼渐丰

­  纵观中资券商在港20年发展,能够从边缘参与发展到占据主导地位,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的。

­  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改变了香港资本市场的生态格局。亚洲金融风暴过后,以摩根、美林为首的外资金融机构大举进入香港市场,并在此后10年占据市场主导地位;2008年金融危机则为中资券商带来了拓宽市场空间的机遇。

­  “1997年至2007的这个10年,中资券商整体来看没有什么大发展,因为那时候外资券商掌握着话语权,中资券商还不具备很强的实力。” 谭岳衡告诉记者,2008年的次贷危机始于美国,受到重创的是发达地区的大型金融机构,对在港的美资机构来说,是后院起火,它们纷纷撤出在香港及一些新兴市场的投资“回师驰援”。这是2007年、2008年后中资券商获得较快发展的外部原因。

­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在过去10年已从单纯的吸引外资变成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双轮驱动,许多内地企业利用香港这个“桥头堡”推开了世界的大门,这也给中资券商带来了业务发展机会。

­  受访人士介绍说,过去若干年,香港市场的IPO、配售、再融资等业务有很大比例来自内地企业,这给在港中资券商提供了融资类和交易类的业务机会。同时,过去20年间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如QFII和RQFII制度,两地基金互认,沪港通、深港通互联互通交易机制等,这为中资券商更好地走上香港市场的舞台提供行了难能可贵的政策环境。

­  外资大行与中资券商的市场份额此消彼长,中资券商近年来迅速崛起。顺应这个趋势,不少中资券商立足香港、布局亚太、辐射全球的国际化路径也日渐明晰。

­  例如,2016年海通国际加快在亚太区的布局,当年成功收购了海通证券印度子公司,为提升公司在亚太区的综合竞争力带来了契机。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以中国香港为总部,日本、新加坡和印度为主要生产和销售基地,美国、欧洲为重要销售平台的全球化布局。

­  广发证券的国际化战略,则采取了内涵增长与外延扩张并重的发展模式,建立以香港为主要国际化中心,以伦敦和温哥华为区域国际化中心,覆盖亚太、欧洲和北美的国际化网络。目前,广发集团将广发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作为集团国际化战略的核心平台,已在境内外建立起覆盖投行、资管、投资、FICC、财富管理的综合平台,并延伸到欧美市场。未来,广发还将择机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逐步实现北美、欧洲、亚太等区域的全球布局。

­  建设国际一流投行任重道远

­  中资券商在港发展20年,尽管整个行业的国际化水平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客观地说,与成熟的外资投行还存在一定差距。在业内人士看来,中资券商与外资券商相比,“可以整体打仗,但单挑不行”。

­  “中资券商作为一个整体很有竞争力,市场份额大、发展速度快,但如果拆开成独立的个体就不行了。”谭岳衡表示,中资券商中仍然缺乏个体实力强的投行与国际大行抗衡。

­  此外,中资券商普遍缺乏全球性的网络体系。谭岳衡说,过去若干年来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以中型规模为主,这样的规模正是中资券商力所能及的,如果是超大型企业赴港上市,中资券商就缺乏国际网络将超大型IPO的股票卖到全球投资者手中。

­  广发证券相关负责人也坦言,香港资本市场的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竞争也更为激烈。中资券商在与内地客户的熟悉程度和客户关系维护方面具备优势,但在销售定价环节,却是国际投行更有优势。“我们与国际投行在展业过程中虽然有竞争关系,但更多地体现为合作与学习,只有相互合作、相互学习,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国际化业务需求。”

­  受访人士还指出,中资券商仍缺乏解决复杂、大型项目的能力。近年虽然出现了人才从外资机构向中资机构流动的趋势,但从存量来看,顶级投行人才还是主要供职于外资机构。

­  “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全球化的大型商业银行,但是还没有一家全球化的投行,相信在未来,或者再过10年,一定会有。目前已有不少大型中资券商在国际上拥有了基础网络体系和良好的平台形象,若再进一步加强国际化发展的话,若干年后应该能与美资大投行抗衡。”谭岳衡说。

­  “在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建设推进的大背景下,香港资本市场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资券商未来发展也面临着很大机遇。”前述广发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

­  据悉,不久前,中资证券业协会的65家理事单位研究人员集体撰写了《香港如何“带”“路”?》,专门研究香港如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此同时,交银国际、海通国际等机构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布局业务,其他一些业务比较成熟的中资券商,也已经开始介入“一带一路”的融资活动。

­  谭岳衡认为,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向纵深推进,在香港的中资金融机构将大有可为。

热门文章

1.1088s , 8885.78125 kb

Copyright © 2024 Powered by 中资券商在港20年蜕变:从边缘到主流,奉公不阿网   滇ICP备2023012545号-134

sitemap

Top